丝线,是刺绣作品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之一,丝线本身的质量对刺绣成品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下市场上的大多数丝线,都在防晒、防水、防脆化、防褪色方面存在问题。投资收藏刺绣艺术品的人士,经常担心绣品在长期保存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因为刺绣虽然让人赏心悦目,却存在怕日晒、怕潮湿、怕脆化、怕掉色等技术难题。

7月18日,一种渗透着高技术的“升级版”丝线在镇湖中国刺绣艺术馆首次发布。它是苏州大学研究生工作站(镇湖)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它不怕光,不怕水,不脆化,不掉色,很耐用,有望能从根本上改变刺绣工艺。

去年12月,苏州大学与苏州市云帆刺绣工艺品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苏州大学研究生工作站(镇湖),该工作站在丁志平工程师的带领下,云帆刺绣工艺品有限公司陆晓琳同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团队一起,从艺术、技术两方面研究如何攻克丝线的上述难题,提高耐光、耐晒、耐水、耐磨、耐酸碱等指标。研究人员从染料的温度、比例、浓度、助剂、时间变量等方面着手改进染丝工艺,经过反复实验、数据分析,并通过后期的晾晒实验、水洗实验等程序,目前已经研制出近1000种颜色的丝线。经国家丝绸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结果显示:耐水色牢度达到4-5级,耐光色牢度达到4级,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

不仅如此,工作站研究团队还制定了规范化的色标、色卡,目前已完成了千种颜色的染制,并为每一色定制了34个具体色阶。“这就相当于给各种丝线起了名字,更有利于绣娘判断色彩,找出最合适的丝线。比如,一位绣娘上次在处理某个特殊色彩时,觉得某一两种丝线很合适。下次使用时,她直接根据丝线的‘名字’来寻找就可以了,而不必再重新判断是不是上次的那种线。这就缩短了刺绣配线时间,提高了配线准确度。”从而提高作品整体艺术效果。

丝线好不好用,绣娘们最有发言权。“色泽鲜亮,手感柔软,有利于提高绣品的整体效果”、“用三毛毛绣,平时用手刮一下就断了,现在我手上有点湿,也没有刮断”、“更易劈丝,分到一丝、半丝都非常好分,并且不毛躁”,朱寿珍、姚彩珍、姚梅英、陈红英等知名绣娘在试用过这些丝线后,都发出了赞叹。而几位缂丝工艺师也对这种“升级版”丝线表示出浓厚兴趣,希望可以采用。

该研究生工作站计划在2年内,把丝线颜色种类丰富至8000种以上,可基本满足刺绣从业者对所有色系的需求了,届时,就正式把这些丝线推向市场。

苏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宣传部长、镇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宋长宝、苏州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宁正法、艺术学院副院长顾德学等参加了发布会。

(艺术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