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下午2:00,2011年研究生招生复试与录取工作会议在红楼115室召开。会议由王家宏主任主持,朱秀林校长出席了会议并就招生复试方案、调剂政策和学科建设工作发表了讲话。

首先,王家宏主任传达了国务院学位办2011年工作要点,详细介绍了今年国家层面上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领域最新的动态和主要任务,以及一些即将进行的改革措施。王家宏主任强调,我们要密切关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变革,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工作,做好2011年我校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大胆改革,创新举措,提高人才选拔质量

接着,招办章晓莉主任通报了今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基本情况,详细部署了复试录取工作的时间节点安排,并强调了录取工作纪律和保障措施。2011年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有13699人,上线(国家线A类)人数3468人,占25.29%。2011年我校招生指标为3020人,其中,学术型研究生1964人,专业学位型研究生1056人。上线人数中,学术型有2076人,专业学位型有689人,而且各培养单位不均衡,有的多,有的严重不足,需要调剂和调动生源。

朱秀林校长对招生复试工作并结合现阶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其他工作谈了几点意见。

第一:学科目录的重大变化。2011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科目录,我们要积极适应这一变化,及时调整我校招生专业目录,上半年要完成制订新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按一级学科),2012年按照一级学科专业目录招生和培养研究生。鼓励学科交叉,大胆进行公共课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第二:提高生源质量。我校现有生源与建设一流大学极不相称。要提高复试均线,调剂更好的生源,优先考虑985等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学科的线下生源调剂,提高复试选拔质量。严格把好质量关,宁缺毋滥。鼓励跨学科招生和培养,要改革博士研究生的遴选方法,增加导师自主选择权,生源质量要显著提高。

第三:学生和导师关系问题。首先,在一级学科下按大类招生,不再关注每一个二级学科的招生问题,让好的学生向好的导师集聚;其次,改变导师指导工作的评价指标,指导学术型研究生不要与工作量挂钩,应按照教学质量和培养成果进行奖励;最后,要实行导师和学生良性互动,双向选择,不再限制导师招生数额,以优质师资资源为核心,让好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